全国服务热线:400-8819-879

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

作者:伊莱特    来源:Elite    发布时间:2019-09-05    浏览量:

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上,多数与会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总量及质量的持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序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高潮即将到来。

我们看到,中国高铁进入全球五大洲,屡屡斩获亿元订单;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五矿接手拉斯邦巴斯铜矿……近年来,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纷纷迈出对外投资、并购的步伐。昔日是全球最大投资地的中国,如今正在积极对外投资。其背后离不开中国语言翻译服务商的默默支持和奉献,伊莱特(中国)翻译公司作为中国语言翻译服务商的优秀服务商之一,已经为众多的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几十种语言翻译服务(包括笔译和口译),翻译服务领域遍及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南美等许多国家,到目前为止我公司已帮助几百家企业成功实现““走出去”的海外业务拓展战略。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崔明谟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3年,中国的对外投资为28亿美元;但2013年中国对外非直接投资已达901亿美元,增长32倍多。

  可以说,中国的对外非直接投资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中国企业 “走出去”或“扩展海外市场”的第一步首先是语言翻译服务的配套,语言不通或翻译质量不过硬,谈任何形式的“走出去”都是一句空谈。因此,伊莱特(中国)翻译公司正携手翻译协会正一起打造让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语言沟通零障碍,我们的翻译语种几乎涉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语言翻译,高质量、高效、守时与诚信是伊莱特翻译公司的经营宗旨。此外,金融服务 “跟不上”成为不少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又一个现实问题。

走出去,走出去,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全球市场布局,寻找机会,中国企业国际化正在进入“新常态”。

国家战略也在向走出去倾斜,“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要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太和世界,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

学界预计,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将首次超过外商对华投资,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分水岭。在中国政府一系列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举措的推动下,未来对外投资还将爆发式增长。

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常态

对应经济新常态,走出去在今后这几年也会有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理解简单概括一下,首先是中国正成为一个对外投资国,其次中国走出去投资的增速将继续维持高位。

中国走出去未来几年肯定是全方位、多领域,特别全方位。过去这些年中国对外投资更多集中在发展中经济体,亚非拉占绝对比重,现在发达经济体包括日本、美国、欧洲每年100%,甚至150%促增长,所以将来后面这几年以技术为目标、以营销网络为目标、以研发平台为目标的走出去成为常态。

未来通过走出去构筑中国生产网络和全球供应链,这个全球供应链在这次APEC会议上被提到跟中国国家战略密切配合的高度。因为对中国来讲,要依靠创新、依靠品牌、依靠技术附加值来转变发展方式,走出去就要发挥作用,包括在APEC平台上,包括在“一带一路”平台上。

新常态还包括通过走出去促进中国产业国际转移。我举个好案例,中国在亚非拉有很多投资,不是一般理解的将中国污染型企业转到其他地区,比如说中色在赞比亚案例就非常好,他们在那儿建铜冶炼厂,冶炼一吨纯铜能耗水平186吨标煤,这个水平全球最低,这就是技术后发优势所带来的效应,然后他们用技术设备着眼全球市场竞争,用澳大利亚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所以他们能达到这个水平。

最后一个新常态就是在今后对外投资当中,利用人民币境外投资,这个比重不断上升。

轨道交通行业得到了国家各部委、总书记和总理的支持,竞争力不断上升,产业发展也受到空前关注,几乎是领导人出访必点的一道“硬菜”。

要参与国际竞争,布局全球市场,首先要把企业管好。要把企业管理做到最好,经过多年积累,轨道交通已经从过去出口配件打游击战,转入阵地战,成为整车整体出口,附加值和效益都翻倍。

品牌战略服务要跟上,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原因在于产品性价比高、国内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支持着中国高端制造业在世界上参与竞争。中国企业的服务有目共睹,能及时有效提供解决方案,抓住客户。

实业要走出去,金融也要走出去,翻译服务也要配套,但是怎么走出去,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中国的制造业正在从中低端制造业向装备制造业转变,这是根本性变化。过去谁也知道核电走出去,我们核电经过几十年发展,储备了一批管理人员,人员数量以万计,世界上其他国家,美国、法国、俄罗斯都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有底气,我们现在水电也很多,像关键技术的百万、千万千瓦这些发电机组技术非常成熟,还有特高压输电,都是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并且有自主知识产权。

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在产业组合上未必是好事,往往会不知道客户要什么。目前国家在核电走出去方面存在一些不顺,能源局给三家核电企业划定了“范围”,相互之间很少交叉。

具体到南非核电市场开发,能源局对南非市场开发模式是:中广核牵头,推国核技的技术,中核提供燃料。燃料相对独立性比较好,但是在技术、本地化方案、融资方案方面,三家中国公司各投各的,都不是在一个模式下谈。南非的国际招标会上,中核只介绍燃料,对技术则无法说话。

怎么能让企业走出去,真正按照市场供需发展企业?目前一届领导完成任务,国资委考核,今年给一个指标,明年给一个指标,这个到底怎么做,我想也应该有新常态。

李毅中: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有四类风险:社会安全风险、法律法规制度风险、项目投资风险、人事文化融合与机构整合的风险。

跨国并购完成以后,需要对中外或者这两家企业、两套运行体系进行整合,要从工程建设到投产和当地相关人员打交道。文化很不一样,心理状态也不一样,员工人事整合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社会的不协调、环境的不和谐,所以并购项目投用前后应该做好整合工作规划和计划。包括机构、人员、技术、装备等,既要整合要改革,不能操之过急,要分步渐进。

走出去还要抱团,中国制造业现在虽然强大,但是中国制造业很多标准和国际接轨不多,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比如说墨西哥项目当时是非常好的项目,后面还有中东和非洲的很多项目,但是在产品标准上都遇到问题,无法直接从国内采购和配套。

希望在走出去过程中,能够加强部委协调力度。由于企业发展不均衡,轨道交通企业能力有差异,所以走出去需要国家各部委、商会、协会的协调。

怎样更好支持走出去

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有长远战略考量,充分考虑复杂的法律和经济文化环境,要建立全面、灵活、长效的评估机制。同时最好主动引导,市场换资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成商务模式、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注重国际化人才问题(尤其是优秀翻译人员和国际管理人员),国际化人才短缺是企业面临的大问题。不管什么原因,这是事实,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完善我们人才,真正要做到人才应用。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在制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走出去设计的审批程序,外汇管制、资金支持、保险支持、税收政策等,应该有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目的是有助于我们企业走出去。

中国现在一定要把企业走出去和援外一些体系以及语言翻译服务结合起来。但是很遗憾,现在两套体系没有有机衔接,而且中国现在缺乏日本开发机构把很多对外援助基建统筹起来的能力。

 

 

 

 


相关新闻推荐



关注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美国驻华大使馆 英国驻中国总领事馆 四川省商务厅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翻译服务:成都翻译、成都翻译公司、四川成都翻译公司、四川成都口译翻译、伊莱特成都翻译公司、四川翻译、四川翻译公司、成都翻译社、成都认证翻译、成都英语翻译公司、西部口译翻译、国外驾照认证翻译、国外学历认证翻译、四川成都同声传译、四川成都会议口译、四川成都交传翻译、四川成都商务口译、四川成都陪同口译、四川成都国际工程翻译、四川成都英语翻译公司、四川成都招投标书翻译
全国服务热线:400-8819-879    Copyright © 伊莱特翻译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10222号